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信宜 > 信宜文化>详细内容

全国33名作家走进云山鉴水,书写美丽信宜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1-05-26 17:11 【字体:

  5月15日至19日,3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走进信宜的山间河畔,开展了以“坚定文化自信,书写美丽信宜”为主题的“文学名家写信宜”大型采风创作活动。

  该活动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指导,信宜市委、市政府主办,信宜市委宣传部、信宜市文广旅体局、信宜市文联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家、批评家李朝全,广东省作家协会二级巡视员、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熊育群,《散文选刊》主编、著名作家葛一敏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文学名家,以及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主席田丰,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党组专职副书记吴赤锋等一直以来关注信宜文化事业和文学创作的广东宣传文艺战线的老领导参加了该活动。

  连日来,采风团的作家们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信宜的“地标”,走进云山鉴水畔,走进千年古镇,穿越岁月尘烟,深入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了解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体验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独特魅力。

  在“中国三华李第一镇”钱排镇,作家们参观三华李产业基地,体验田园风情,了解一“李”兴,百业旺的情况;在“广东省宜居示范村“ “广东名村”“广东省卫生村”“茂名市十大美丽村庄”双合村,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在平塘镇马安山竹海,作家们感受藏在万亩翠绿竹海里的小山村在乡村振兴政策引领下的美丽蜕变。

  在镇隆镇八坊村,作家们走进千年窦州古城,揭开文明门、棂星门、学宫、起凤书院、锦纶泰旧址和骑楼街等建筑的“神秘面纱”。作家们还来到“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获得者、镇隆镇明珠飘色团团长刘天一的飘色展厅,体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飘色等传统文化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沿着“锦江画廊”碧道,作家们乘坐观光车从镇隆镇八坊村出发,前往丁堡镇山背村,沿途参观德乔驿站、亲水平台、十里稻田乐园、岭上公园等网红“打卡点”,感受这条集休闲绿道、观光碧道、古驿道和马拉松赛道、生态情景绿道于一体的全域旅游风景体验线的独特魅力。

  在朱砂镇,作家们登上“一脚踏两广省界”的石根山领略“一块石头一座山”的神奇雄伟。在信宜市“南玉城”南玉博物馆,作家们观赏了不同时期的南玉工艺精品,不同时期的南玉加工生产工具,了解历代南玉非遗文化传人代表,参观玉雕非遗传承人陆克列大师工作室。

  在怀乡镇怀乡中心小学,作家们驻足参观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和“初心堂”,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建于民国初年,重修于2009年,展陈内容包括指挥部办公室、农军的衣服和鞋、党的一大至党的十九大光辉历程图片等。随后,作家们走进位于怀乡镇中堂村委会下寨村的黄华江边官渡头渡船屋,该渡船屋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东北驿道要津渡船夫的住所。作家们漫步于渡船屋附近的古驿道,感受古时候的繁华,走过横跨黄华江江面上的铁索桥,欣赏优美的景色。

  在云开大山南麓的洪冠镇洪胜村益智种植基地,作家们参观益智林,并来到该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了解洪冠镇借助“党建+公司(合作社)+电商+创业青年”的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大成镇,作家们登上广东第二高峰、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领略真山水、纯生态的无限美景,了解高山云雾茶产业发展情况。作家们还走进位于信宜市区的猛犸牙雕博物馆,一睹兼具形态神韵之美的猛犸牙雕艺术风采;来到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信宜市教育城,了解信宜教育发展成效;最后,作家们来到位于信宜绍秀图书馆一楼的信宜市博物馆,亲身感受信宜千年文化遗产融合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领略文化遗产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智慧。

  通过几天的采风,信宜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城市精神等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们不少触动和灵感,作家们纷纷表示,将用手中的笔,反映信宜的喜人变化和信宜人的精神面貌,为信宜的发展鼓与呼;以文学的形式讴歌新时代,推动新发展。

  【记者】杨建雄



【打印正文】 分享到: